武夷山“御茶园”的传说
时间:2014-08-18来源:武夷山假期国旅 点击:
次
元朝(公元1206—1368年)时,有个浙江省平章姓高名兴的人路过武夷山,赏过风光,品过石乳(茶叶前称),觉得清香纯正,喉润舌甘,被其视作山中精品。平章高兴当即改变行期。暂且落脚武夷,雇请山人采集石乳数十斤,交人焙制后带去京城,献给皇帝忽必烈。忽必烈细细品过,觉得味压“旗枪”,超出“龙井”,便下旨:“山山种植,岁岁进贡。”
山人制出的武夷山石乳,能够得到人的重视,还能当作贡品献给皇帝,因而种植,采摘,焙制劲头倍增。
当时,邵武路总管名叫久住,是浙江省平章高兴的儿子,这人脑子机灵,喜好巴结,于是亲临武夷山,选择九曲溪中四曲与五曲交界处的沙滩和山地,开辟石乳种植园,并亲自设计,在园中大兴土木,前面盖起仁风门,中间设有拜发殿、清神堂,四周配好思敬亭,焙芳亭,宜寂亭,浮光亭,还建起碧云桥,喊山台,通仙井……各处建筑一气呵成,只是占地不多,不然可与皇宫御花园相比美,但是从这时候起,大小官员和平民百姓都称此处为御茶园。
每年惊蛰,崇安历任县官都要牵牲抬醴,登上御茶园中喊山台上的喊泉亭,祭起山神,乞求神灵保佑石乳丰收。据说有个县令忘掉祭山时刻,被皇帝降罪,落了个削职回家吃老米的下场,稀里糊涂地丢掉了前程。
石乳名气大了,御茶园渐渐满足不了大大小小那么多官吏的口腹之欲,加上朝廷连年苛索不已,石乳数量从廿斤猛增至千余斤,龙团从五十饼增至五千饼,巨大的压力,成了深重的灾难。
为了抗拒抢走山人焙制的石乳,山人结伙起来造反,他们刺杀赃官,火烧官府,砍掉茶树,逃进深山。元朝统治者的镇压日益加剧,有个造反小头目被抓,活活给抽了筋剥了皮。然而反抗之火,愈燃愈烈,山人白日隐蔽山中,晚上奇袭茶园,管他什么御茶园还是御花园,能烧则烧,能拆则拆,能砍则砍,能拔则拔,弄得守园官宾日不敢出,夜不能寐,个个怨声载道,这官差难交,这民愤难平,官儿们好似风箱里的老鼠,两头受气。
明朝嘉靖三十六年(公元1558年),建宁钱太守借口“茶枯”,改在延平府监制贡茶,从此御茶园便彻底荒废了。
武夷山对外开放后,在原址上修建的“御茶园”。
|
- 上一篇:三姑岩名称的由来
- 下一篇:武夷山“茶洞”的由来
咨询中心
- 联系电话:0599-5106805(小丘)
- 咨询电话:0599-5106807(办公室)
- 咨询热线:0599-5106806
694176370(小丘)
787685780(办公室)
- 邮箱:694176370@qq.com
- 地址:福建省武夷山市朱子路115号
- 武夷山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欢迎您
我们的优势:
1.可住景区内
2.专业导游
3.24小时接站
4.往返车票预定